事實擺第一、感覺擺第二
早安,又是一星期的開始。這一週你有什麼特別的挑戰嗎?
我前兩天跟一位在台灣的朋友聊天,朋友收到幾個星期前面試的公司通知,希望他能盡早前往新公司報到任職。雖然非常期待新工作的任務,但朋友卻有點憂心,因為新公司的人資表示,因為公司急需人手,任職的日期比他預期中提早很多。
一開始聊天的時候,朋友提到很想再跟新公司的人資溝通一下,我也非常支持,目前公司仍有重要任務在身,好好完成交接本來就是負責任的表現,新公司如果不能給予一些支持與理解,我認為這樣的公司可能也不是太好的選擇。
朋友做的是醫療研究的相關領域,我跟他說:你跟新公司的人資說一下你目前手邊的研究狀況,讓他轉告主管,我想既然都是同業,主管應該可以瞭解交接的重要性吧。
這時朋友才說:「其實根本沒有什麼要交接的啦,只是有位同事最近也要離職,我實在不好意思跟主管開口,我自己認為要留一點時間給主管,多幫他一點忙。」
原來是「感覺要幫忙」的部份呀!
如此的為主管著想,絕對是很有同理心的事情,一點都沒有錯。不過我的想法是,也許主管真的需要你多幫忙,但是我們也可能把自己想得太重要,會不會主管根本就爽快的答應你:「要走就走吧!」
我會這麼說完全不是扁低自我價值,而是在德國職場的經驗,我體會到「事實擺第一、感覺擺第二」是勞資雙方的共識,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態度。
我所任職的公司這兩年來一直存在管理問題,離職情況之頻繁,今年六月的時候,坐在我對面跟我很要好的同事也離職了。
我記得那天早上老闆非常忙碌,因為疫情的關係公司只剩一半人力,當天有許多突然狀況,老闆焦頭爛額。我那位同事一進來辦公室,碰巧老闆經過面前,他跟老闆說:給我五分鐘。老闆有點氣急敗壞的看著他,「你最好有比Corona更急的問題!」我同事用力點點頭。老闆叫他進辦公室。
十分鐘以後同事回來了,我還沒問他發生什麼事,他先開口說他辭職了。我一點都不驚訝,倒是好奇老闆的反應。這位同事平日分擔老闆一部份工作,他一走,老闆肯定把工作撿回來做,老闆有辦法應付嗎!?
「還好耶,他沒有太意外我要離職,他又用那種讓人想翻白眼的幽默表達他的遺憾(我們老闆一貫作風),不過我們談話很平靜就是了。」兩個星期以後,這位同事就離開了,我原本以為老闆會希望他留下來幫忙處理一點事情,但並沒有。
同事離開後的某個早上,老闆又砰砰砰的快速從茶水間拿了咖啡要進辦公室,我看著他,只是很簡單的問他一句,「還好嗎?」然後無意識的看了一眼對面的空了的座位,也許老闆意會到我會這樣問,是因為同事離職的關係,他說:「事情很多呀,但是沒辦法,我也要咬緊牙關做呀!不然我公司要關門了」說完就風一陣的轉身走開了。
不管是員工或是老闆,都是用事實擺第一的方式來面對事情,身為員工的我,平鋪直敘的告訴老闆要離職的實情;身為老闆的你,用尊重的態度接受員工要離職的決定。
至於那些感覺,也許身為員工對於老闆或其他同事有點不好意思,在這個節骨眼要離職;也許老闆心中偷偷的哭,手邊已經做不完的工作已經堆得像山那麼高,現在更是雪上加霜。好多不同的感覺,無奈、難以接受或者甚至有點憤怒,在德國職場來看,這些都是要自己消化的功課。
在德國工作的感覺是少了那麼一點人情味,但是大家的共識是事實大於個人感受,說真的這種作法讓人與人相處反倒輕鬆許多。
朋友決定星期一要跟現任公司提出離職,不再猶豫,以免影響現任公司與新公司的作業時間。非常希望過程順利,讓他在這個目前的任職公司也有一個圓滿的結束。
送你一個賞心悅目的角落,希望這週所有的挑戰都可以讓你有滿滿收穫!
👆你喜歡我的文章嗎?歡迎米莉的訂閱電子報,新文章不漏接
https://reurl.cc/rxGZ01
🖊認識米莉的部落格:https://emilyhighfive.com/
#德國職場 #勞資善意互動 #離職的勇氣